作业场所
1) 作业场所应通风良好,可采用自然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; 2) 凡有职业性接
作业场所
触毒物的作业场所,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毒物浓度、以符合国家规定标准; 3) 有害
作业场所,每天应搞好场内清洁卫生; 4) 当作业场所有害毒物的浓度超过国家规
定标准时,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报告主级处理
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、储存和废弃物的处
1) 各类油漆、颜料和其他有害物质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放、应放在通风良好的仓
有毒有害物质 库内; 2) 沥青应存放在不受阳光直射和不易受热熔化的场所; 3) 挥发性油料应
的生产、储存 装入密闭容器内; 4) 散发有害蒸汽、气体和粉尘的设备应严加密封,必要时应装
和废弃物的处 设通风、吸尘和净化装置; 5) 散放粉尘的生产应该采用湿式作业; 6) 工地上不
理 得以危害健康的方式销毁或处理废弃物; 7) 废料和废水应妥善处理,有毒或有传
染性危险的废料应在当地卫生机关的指导下进行处理一般卫生保健
1) 从事有毒物危害作业的工人要定期进行体检; 2) 患有皮肤病、眼结膜病、
外伤及有过敏反应者,不得从事有毒物危害的作业; 3) 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,加
一般卫生保健 强个人防护; 4) 不得在有毒物危害作业的场所内吸烟、吃食物,饭前班后必须洗
子、漱口; 5) 注意劳逸结合,应避免疲劳作业,带病作业以及其他因作业者的身
体条件不行、可能危害其健康或受伤害的搞好工地的饮食卫生,防止食物中毒
1)参见表 35-55 的"工地卫生"规定; 2) 严格管理亚硝酸锅,防止误食中毒;
3) 保证工地开水供应,设卫生水桶,自备茶缸或采用→次性茶具避免饮水感染;
4) 夏季作好防暑降温工作; 5) 运送午餐的容器、车辆要清洁卫生,防止食物在
运输途中受灰尘污染和发生腐烂变质
沥青作业的卫生保健
1)油漆配料应有较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并减少连续工作时间; 2) 喷漆应采用密
闭喷漆间。在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,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; 3) 施工现场
必须通风良好,在通风不良的车间、地下室、管道和容器内进行油漆、涂料作业
时,应根据场地大小设置抽风机排除有害气体,防止急性中毒。排除有害气体应
符合环保规定; 4) 在地 F 室、池槽、管道和容器内进行有害或刺激性较大的涂料
作业时,除应使用防护用品外,还应采取人员轮换间歇、通风换气等措施; 5) 以
元毒、低毒防锈漆代替含铅的红丹防锈漆,必须使用红丹防锈漆时,宜采用刷涂
方式,并加强通风和防护措施
焊接作业的卫生保健
1) 焊接作业场所应通风良好,可视情况在焊接作业点装设局部排烟装置、采取
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措施; 2) 分散焊接点可设置移动式锺烟除尘器,集中焊
接场所可采用机械抽风系统; 3) 流动频繁、每次作业时间较短的焊接作业,焊接
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,以减少锺烟尘危害; 4) 在器内施焊时,容器应有逃、出风
口,设通风设备,焊接时必须有人在场监护; 5) 在密闭容器内施焊时,容器必须
可靠接地,设置良好通风和有人监护,且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
控、防粉尘危害
1) 混凝土搅拌站,木加工、金属切削加工、锅炉房等产生粉尘的场所,必须装
置除尘器或吸尘罩,将尘粒捕捉后送到储仓内或经过净化后排放,以减少对大气
的污染; 2) 施工和作业现场经常洒水,控制和减少灰尘飞扬; 3) 采取综合防尘
措施或低尘的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,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的卫
(生标准(注 1)